近日,據北交所官網披露,國產MRI設備獨立第三方供應商辰光醫療,擬IPO已成功過會。據悉,公司IPO申報材料于2022年6月30日獲受理,9月8日完成問詢回復。
招股書顯示,辰光醫療自 2004 年創立之初就專注于研發 MRI 系統中捕捉人體信號的各類射頻探測器,后續逐 步覆蓋超導磁體、梯度;目前已被飛利浦等知名企業認定為戰略供應商。此次公司擬IPO募資約1.5億元,主要用于磁共振成像核心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科研定制型超導磁體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上海辰光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4年,是一家致力于醫學影像MRI設備和高科技尖端領域特種磁體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自主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于2013年8月掛牌新三板,是我國MRI設備產業鏈獨立第三方核心硬件供應商。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創始人王杰博士是復旦大學物理學系1995屆博士。1995年至1997年,在日本東北大學攻讀博士后;1998年至1999年,在日本德島大學任教。1999年至2002年,就職于USAInstruments公司,擔任高級工程師。
其在半導體發光器和疾病診斷用 MRI 射頻探測器領域具有杰出的成就,自 2003 年從 USA Instruments 離職回國后,經過一年多的籌備,于 2004 年 8 月創建辰光有限,曾擔任辰光有限董事長、總經理。2011 年 4 月起,擔任辰光醫療 董事長、總經理至今。
在成立之初,王杰博士團隊就專注于研發MRI系統中捕捉人體信號的各類射頻探測器,2004年到2014 年期間,公司主要針對醫學影像超導 MRI 系統中具備“半耗材”性質的射頻探測 器進行研發、生產和銷售。
在2015年之后,公司陸續獨立研發成功 1.5T 超導 MRI 全身成像磁體、3.0T 超導 MRI 全身成像磁體 和 7.0T 超高場小動物成像超導磁體,并實現 1.5T 超導磁體的規?;a及銷售,同時能夠為市場上的存量超導磁體提供重新勵磁和勻場維保服務。
目前公司產品覆蓋超導MRI設備90%以上的硬件,包括高均勻性超導磁體(以下簡稱:超導磁體,包含1.5T、3.0T、7.0T及特種磁體)、梯度線圈、射頻放大器、梯度放大器等磁共振的硬件設備。擁有專利81項(其中國外專利2項、國內專利79項)、4項軟件著作權、1項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且已對國內知名系統商及集成商批量供應 1.5T 超導磁體;儲備 3.0T 超導磁體作為下一代產品;配合 7.0 超導磁體,構建臨床前 MRI 系統,應用于創新藥物開發過程,打破了美國布魯克公司在磁共振科學儀器領域的壟斷。
同時公司還為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開發的 230/250MeV 質子治療超導回旋加速器,協助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攻克質子治療系統關鍵技術,打破依賴美歐日等國外進口局面,是亞洲地區自主研發的質子束能量首次達到 230MeV 以上的緊湊型超導回旋加速器,解決了我國腫瘤精準放療醫療設備的核心硬件難題;為中國科研院所提供的物理儀器類超導磁體。
并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 所等國內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據了解。2021年5月25日,辰光醫療董事會審議正式通過了北交所擬發行方案,于2021年12月進入北交所上市輔導期,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2022年5月20日,公司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申請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并在北交所上市的議案》,發行底價為10元/股,按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35元估算,發行底價對應市盈率約為28倍。
公司擬擬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500萬股(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不超過1725萬股(全額行使本次股票發行的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募資約1.5億元,主要用于磁共振成像核心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科研定制型超導磁體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辰光醫療營業收入分別為1.34億元、1.42億元、1.96億元,近兩年復合增長率為21.0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9.96萬元、500.59萬元、2424.37萬元,近兩年復合增長率為184.29%。近三年毛利率維持在40%,2021年毛利率為39.8%。
結合實際經營情況,公司預計 2022 年 1-9 月實現銷售收入為 11,301.47 萬元至 12,154.27 萬元,相對于 2021 年同期變動比例為-2.10%至 5.29%;實現凈利潤為 526.81 萬元至 775.45 萬元,相對于 2021 年同期變動比例為-57.10%至-36.85%;實現扣非后凈 利潤為 294.93 萬元至 543.58 萬元,相對于 2021 年同期變動比例為-71.92%至-48.25%。
憑借在MRI零部件領域的深耕,公司在行業內積累了一批優質客戶。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分別是萬東醫療、Philips(飛利浦)、朗潤醫療、武漢哈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貝斯達。
其中Philips 為公司射頻探測器的主要客戶,雙方于 2006 年通過簽署框架協議,建立長 期合作關系。自合作至今,公司通過自主的產品及技術更新迭代能力,為 Philips 開發 了逾 50 款產品,被 Philips 認定為射頻探測器業務的“戰略供應商”。
9月30日,北交所上市委2022年第49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發布,通過了上海辰光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辰光醫療)的IPO申請。
但北交所上市委會議還提出了需辰光醫療補充說明 2022 年全 年業績波動情況,并就業績波動、業績增長持續性情況作風險提示,以及補充披 露 2021 年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其中問詢的主要問題關于對朗潤醫療的銷售以及公司收入、利潤等情況。
對朗潤醫療的銷售問題
根據申報文件,辰光醫療對朗潤醫療的銷售額從2019年的433.01萬元和2020年的298.39萬元大幅增長至2021年的2,187.96萬元(其中2021年四季度銷售達981.39萬元)并成為辰光醫療第三大客戶;2021年末對朗潤醫療的應收賬款余額1,081.05萬元,期后回款比例僅為24.24%,明顯低于其他客戶的期后回款比例。
2022年1-6月對朗潤醫療的銷售為353.65萬元,對其應收賬款余額為1,415.69萬元。請辰光醫療進一步說明對朗潤醫療2021年銷售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期后回款和銷售都有明顯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放寬信用期增加2021年銷售收入的情形。請保薦機構、申報會計師核查并發表意見,詳細說明核查程序。
收入、利潤情況
辰光醫療2017年至2020年收入規模約在1.4億元左右,2021年收入增長至1.96億元,增長37.69%。2019年至2021年凈利潤為250萬元、425萬元、2,334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近三年為-471萬元、3,976萬元、4321萬元。
請辰光醫療進一步說明:(1)2021年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收入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2)2020年、2021年經營現金流量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與收入、應收款項、存貨、應付賬款等變動情況是否匹配。(3)2021年凈利大幅增長且與收入增長幅度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
醫學影像設備在醫學診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醫生可以通過設備直接對人體內 部組織器官結構進行影像信息的分析判斷,為病癥確診提供科學客觀的依據。近年來,隨著醫學影像在治療疾病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醫學影像設備市場需求也進一步激增,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據灼識咨詢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醫學影像市場規模約 3,100 億元,市場規模較大且 仍然保持穩定增速;中國醫學影像行業雖發展較晚,但增速較快,中國醫學影像市場規模 為 537 億元,2015 年至 2020 年的復合增長率為 12%。
其中2020 年MRI 系統的市場規模達到 93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 達到 145 億美元。中國市場 MRI 系統銷售規模在 2020 年達到 89 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將 增長至 244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 10%。目前 1.5T 系統仍然是市場上的主要產品,其保有量大概是 3.0T 系統的 3 倍,預計未來 3.0T 系統將成為市場新的增長點。
但在中國市場主要份額還是由GPS占據,據醫招采公開數據統計,2021 年國內共采購 1,061 臺超導 MRI 系統(含 1.5T、3.0T 及其他品種), GE、Siemens 和 Philips 分別占據 28%、25%和 18%的市場份額,銷售金額占比分別為 31%、 29%、20%。
不過隨著我國加大力度推進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超導 MRI 系統的國產化趨勢日益 顯著。截至 2021 年末,共有 18 家國內企業擁有超導MRI系統的注冊證,基本均為 1.5T 1-1-100 超導 MRI 系統,國產替代大有可為。
而辰光醫療作為中國 MRI 產業鏈早期科研專家創業企業, 產品矩陣在MRI設備硬件上已實現90%以上的覆蓋,同時已對已對國內知名系統商及集成商批量供應 1.5T 超導磁體,并儲備 3.0T 超導磁體作為下一代產品。此次公司IPO募資資金主要用于磁共振成像核心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科研定制型超導磁體研發項目等,將進一步加深公司核心競爭力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