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西門子血管介入機器人最新進展
來源: 器械之家 2022年09月20日 17:30

近日,西門子醫療子公司Corindus 公布了一項首創的研究結果。研究表明,在機器人輔助神經血管動脈瘤栓塞的多中心研究中,CorPath GRX系統顯示出94%的技術成功率,95.7%的臨床成功率,并實現了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目標。這些數據代表了西門子致力于將精密機器人技術擴展到神經血管治療的一個里程碑。

據悉,該研究招募了來自六個不同國家的10個臨床試點的117名患者,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項關于機器人輔助神經血管動脈瘤栓塞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CorPath GRX系統可幫助醫生在曲折和不穩定的血管內有效移動。

西門子發布血管介入機器人 CorPath GRX最新研究

據報道,這項前瞻性、單臂、國際、多中心、非劣效性研究是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輔助神經血管動脈瘤栓塞試驗。其研究的主要發現表明:

CorPath GRX 神經血管系統展示了 94% 的技術成功率。實現了主要的有效性目標,即成功完成機器人輔助血管內手術,沒有任何計劃外的手動手術轉換。

CorPath GRX 神經血管系統展示了 95.7% 的臨床成功率。達到了主要的安全目標,定義為患者在治療后沒有發生術中和圍術期不良事件,包括靶動脈瘤破裂、血管穿孔或夾層,以及在術后 24 小時內或出院后出現神經功能衰退的血栓栓塞事件,以先發生者為準。

據評估動脈瘤閉塞的標準,Raymond-Roy 閉塞分類 (RROC),64.5% 的受試者達到I級狀態,意味著動脈瘤完全閉塞,

78.2% 的受試者在手術后沒有表現出臨床癥狀,在神經功能障礙的改良 Rankin 量表 (mRS) 上達到 0。其余 21.8% 的受試者的mRS為1或2。

該研究的 117 名患者來自六個不同國家的10個臨床中心。還包括范圍廣泛的動脈瘤,具有不同位置、大小和形態特征的不同病例集合。治療試驗參與者的醫療機構將跟蹤他們 180 天,以監測延長的長期結果。

Corindus 神經血管內首席醫療官 Raymond Turner 博士表示:“通過在這個領域整合機器人平臺,我們正在為未來的遠程介入手術鋪平道路,這將使患者與專業的介入醫師聯系起來進行治療,而不管他們身在何處。驗證臨床證據,例如這項研究,將成為這種轉變的基礎?!?/span>

介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具有巨大優勢

資料顯示,CorPath GRX介入手術機器人是目前全球唯一經FDA批準并擁有歐盟CE上市認證的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適用于冠狀動脈、外周血管等介入治療領域,可大幅降低醫患受輻射劑量,提高手術操控精準度。 

2021年3月,Corindus途靈?最新一代CorPath?GRX介入手術機器人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完成其國內首例機器人輔助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手術,手術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教授團隊操作完成。

到2021年7月底,Corindus途靈?最新一代CorPath? GRX介入手術機器人獲準進入特別審查程序。目前,該系統已通過NMPA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申請。西門子也因此成為首家通過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申請,進入中國介入機器人市場的外資醫療影像設備生產企業。

據悉,CorPath GRX由床旁操作和手術控制兩個單元構成,床旁操作單元為模塊化設計,由安裝在手術床護欄上的可靈活移動的機械臂和一次性操控盒組成。操作盒與機械臂末端的驅動連接口相連,盒內的動力裝置分別操控指引導管、指引導絲,球囊或支架,接收指令完成推送、牽拉和旋轉動作,細微動作可以精確到1mm。 

與傳統介入相比,具有以下優勢:增強了射線防護,減少醫師和患者的輻射劑量;使得血管介入手術更趨于精確和微創;利用圖像導航和機械輔助操作,精準定位病變,優化器械輸送,器械到位時間縮短,手術精確度提高,減少手術并發癥;減少醫患之間接觸,降低交叉感染,減少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對于傳染病患者,機器人可以遠程完成手術,降低感染風險;手術由人機交互變成機機交互;提供真正“遠程”手術的潛力。 

西門子醫療Corindus途靈?最新一代CorPath? GRX輔助手術機器人適用于介入手術,可降低術中醫患所受輻射劑量,提高手術操控精準度,可能減少醫患的術中接觸。與傳統人工介入手術操作相比,途靈是具有根本性改進的領先醫療技術。

11億美元收購Corindus優化心血管微創治療手術

血管介入是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導引下,利用穿刺針,導絲,導管等器械經血管途徑進行診斷與治療的操作技術。盡管介入技術發生了長足的進步,但介入手術執行程序的基本方法沒有太大的變化,與近30年前的執行方式非常相似。方法的滯后為血管介入手術帶來的諸多弊病,一方面是施術者面臨輻射傷害;另一方面則是難以做到精準化操作。隨著智能科技和醫學的飛速發展以及學科間的交互滲透,機器人輔助血管介入手術或能解決這一難題。

早在2003年西門子宣布與創新機器人技術領域的領導者Stereotaxis合作,在介入心臟病學領域開創了用于治療心律失常和進行血管內手術的磁導航技術。2012年,先進療法部門推出擁有實時精顯功能和HeartSweep冠脈全景高級成像功能的CLEARstentLive支架,該產品能夠覆蓋從術前診斷、術中實時引導到術后結果評估整個冠脈治療流程。

2019年8月,西門子宣布以每股4.28美元,總價1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機器人輔助血管介入的全球技術領導者Corindus Vascular Robotics全面攤薄股份。其當時在售的"CorPath200",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的唯一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系統,可以幫助醫生在放置支架時提高精度和準確度。

由專注于開發、生產和銷售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的Corindus Vascular Robotics公司開發的全球首款介入機器人Corindus能夠幫助醫生通過融合影像指導精確控制導管、導絲、球囊或支架植入物的操作。通過將其心血管和神經介入治療系統與Corindus的創新技術相結合,西門子醫療可進一步優化基于圖像的微創治療手術。

2022年4月,Corindus宣布將總部從之前位于沃爾瑟姆的位置遷址到馬薩諸塞州牛頓市格羅夫街275號開設新總部,以適應公司的發展,將當前位置的面積從35000平方英尺擴大到77000平方英尺,其面積是原來的兩倍多。

據了解,這也是西門子收購Corindus并研發新一代血管機器人后又一大動作。西門子方面表示,新總部還將作為西門子健康血管內機器人技術的全球卓越中心,包括開發、制造和管理。

Corindus血管介入機器人領先國內外其他品牌

據統計,全球每年冠脈介入手術約360萬例,中國近100萬例,血管腔內介入手術全球市場規模超過22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近300億人民幣。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市場來看,血管介入手術都是一個巨大市場。傳統血管介入手術病例數以每年10%-15%的速度快速增長,隨著介入手術臨床結果持續改善,應用介入治療的患者也不斷增加。 

據了解,手術量排名前500的醫院冠脈介入手術量超過500臺/年,合計占全國總手術量65%。冠脈介入手術量排名前500的醫院均為大型三甲醫院,醫院規模、技術能力和資金都有能力有需求購買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


國際產品僅有西門子公司的Corpath手術機器人和歐洲Robocath公司的手術機器人可以開展冠脈介入手術治療,國內尚未有同類型的手術機器人獲得批準銷售。

目前,國內血管介入領域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進口替代、創新研發空間大,介入手術機器人大多還處于臨床試驗階段。

不過,隨著冠脈支架進入集采,手術機器人也正在被視為新的增長點而受到資本青睞。自2021年起,國內市場就完成多起金額近億、過億的融資。

但不可否認的是,率先進入創新審批“綠色通道”的途靈具有根本性改進的領先技術。隨著CorPath GRX系統的研究不斷跟進、更新,西門子在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短期內或將持續領先于國內外其他產品。
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我們轉載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